《水工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規范》征集參編單位(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
各有關單位:
依照《關于下達2021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標準制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中制協字【2021】9號),由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水工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規范》已列入2021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標準制修訂計劃。為保證該標準的編制水平和代表性,誠邀有關科研院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制品企業、設備企業、檢測單位等參加編制工作。
如有意參加,請于2021年7月1日前反饋至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生態混凝土分會秘書處。
聯系人:李青13810534514
李志玲13910197805
E-mail:ecoconcrete@ccpa.com.cn
網 址:www.hcxart.com
微信公眾號:Ecoconcrete
《水工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規范》
一
本標準編制的目的、意義及必要性
生態混凝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首先提出這一概念,是一種特種混凝土,它能減小環境負荷,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并能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其在我國的應用大約始于21世紀初期。
在我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生態混凝土在包括水利行業的多行業已經有了近20年的實踐應用,但在水利行業尚無準確、統一的定義及應用設計標準。因此,本規范擬對水工生態混凝土的定義予以明確,對水利工程中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的要點予以規定。針對水利行業的不同工程類型、不同部位、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的相關規定。目前,我國已經頒布的有關生態混凝土方面的規程規范僅有協會標準《生態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 361:2013)和個別省份地方標準,尚無水利行業的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方面的規程規范,因此,水工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的相關規程規范尚為空白。
本課題成果將形成生態混凝土在水利行業的應用設計指南,可用于指導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設計規范,為生態混凝土在水利行業的應用設計推廣提供可靠有效的科學依據,積極推動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向綠色、低碳、生態方向發展。
二
1. 基本規定:對水工生態混凝土的應用設計所需的基本資料、級別和設計標準、設計原則、生態環境功能要求、預制和現澆的要求、材料的強度和耐久性等進行規定。
2. 布置與選型:根據水利工程中應用的護坡、護岸、護底和其他部位的不同,給出布置的要求,以及直立式、陡坡式、階梯式、平鋪式等不同型式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3. 結構設計:荷載分類組合及計算;結構應力分析;抗沖刷分析;結構斷面尺寸設計等。
4. 穩定計算分析:滲流計算及抗滲穩定分析;抗滑穩定計算;抗傾覆穩定計算;整體穩定計算;地基應力及沉降計算等。
5. 構造要求:設計過程中對生態混凝土應用相關的構造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塊體連接、生態性功能、外觀、地基要求等。
附錄:
附錄A:生態混凝土選型參數表;
附錄B:波浪計算;
附錄C:土壓力計算;
附錄D:護岸計算;
附錄E:抗滑穩定計算。
三
國內外情況簡要說明
1. 國內外對該技術研究情況簡要說明:
早在1936 年,在美國就有針對公里邊坡問題而采用了混凝土生態護坡方法。1995年日本首次提出了生態混凝土概念,從施工方法 、評價指標等多方面對綠化混凝土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開發, 2001年編制了 《綠化混凝土的施工手冊》,并要求在城市建設、河岸堤防、公路、機場,大型或小型的建筑工程都應考慮生態混凝土方案,并取得不錯的效果。韓國自然與環境株式會社研究開發出的與混凝土花盆相類似的孔洞型綠化混凝土塊,在生態型河川樞紐工程建設中也進行了應用。
21世紀初,國內也開始對生態混凝土進行了研究和應用。水利工程上對生態混凝土的應用主要分為兩類:預制孔洞型生態混凝土和植生型生態混凝土。
預制孔洞型生態混凝土,主要是利用構件自身的重力和其中植物的加固作用進行河、湖堤岸防護。在遼寧本溪市太子河、金堤河干流、平頂山湛河、開封一渠六河、引漢濟渭、珠海市香洲區問題河道管養提升、東莞黃沙河東城段河道整治等國內水利工程已有相當廣泛的應用。
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和植生基材兩部分組成。這種混凝土具有較高的工程防護能力,能夠應對水流沖刷的同時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適用于河湖治理等水利工程。在引漢濟渭、上海橫沙東灘圈圍、廣西科技師范學院來賓校內河道防護、十堰百二河、廣州南沙小虎島等水利工程應用效果良好。
生態混凝土既能應對水流沖刷,又能在硬質防護層上種植花草、美化環境,實現了硬化和綠化完美結合,為水利工程的生態建設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今后的的水利工程中將有廣泛應用前景。
2. 項目與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采用程度的考慮:
國外現有標準多為與普通混凝土相關的一些標準,僅有日本編制了《綠化混凝土的施工手冊》,主要是從施工方法、評價指標方面進行的研究,無生態混凝土應用設計相關的國際標準。標準制定過程中涉及到與混凝土相關的內容可借鑒參考,并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予以修正采用。
目前,國內相關的標準僅有協會標準《生態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 361:2013)和湖北省地方標準《植被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DB42/T 1360-2018)、《邊坡生態護坡技術規程》(DB/T 1355-2018)等。
上述標準均未針對水利工程領域的設計與使用進行規定,且定義的生態混凝土概念較窄。本標準項目結合水利工程的特點,針對生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領域的應用設計進行研究,本標準比其他相關標準更為全面、更有針對性、更為詳細。
說明:本文部分圖片摘自“建華建材杯”首屆全國生態混凝土創新設計應用大賽獲獎項目。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公路樁板式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征集參編單位(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主編)2021-06-30
- 《橋梁工程用預制混凝土管樁技術規程》協會標準審查會召開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