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大橋改建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廣湛高鐵珠江四線特大橋全橋合龍
5月20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精準注入模板,由廣鐵集團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中鐵十二局施工的廣湛高鐵珠江四線特大橋最后一片簡支梁順利澆筑完成,實現全橋合龍。這一里程碑節點標志著廣湛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珠江四線特大橋主體結構全部完工,全面轉入附屬設施建設階段,為“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拆東保西,新橋舊貌共譜和諧樂章
珠江四線特大橋正線全長4.9公里,聯絡線4.1公里,其中樁基1982根、承臺261個、墩臺261個,須兩次跨越珠江主航道。廣湛高鐵利用廣茂鐵路通道引入廣州樞紐,在珠江之上開啟了新舊橋梁的融合之旅。新建珠江四線特大橋遵循“拆東保西、拆一建三”的設計原則,拆除原廣茂鐵路珠江東橋,保留原珠江西橋歷史風貌,延續廣茂鐵路“雙橋煙雨”風貌,將曾經的雙線普速橋建設成四線高速鐵路橋。
橋梁通過優化設計,采用分幅新建、活化利用等方案,“雙橋煙雨”景觀得以原貌保留,不僅縮減一年工期,還避免了內環路拆除遷建的交通安全風險,真正實現了歷史建筑保護與鐵路樞紐建設雙贏的局面,讓新橋與舊貌在珠江之上和諧共生。
攻堅克難,創新技術破解施工難題
珠江四線特大橋項目位于廣州市市區,兩側構建筑物密集林立,橋梁施工上跨、下穿多處地方市政道路,凈空受限,設備操作空間微乎其微,空間嚴重受限,傳統的大型吊裝設備根本無法施展拳腳。橋梁涵蓋了各種跨度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梁長從24米-50米不等,模板調節頻繁。這就如同做一件需要不斷調整尺寸的復雜衣服,每一種梁長都需要不同的模板規格,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和復雜性。在這樣的環境下,要保證支架搭拆的安全性、穩定性,簡直難如登天。
面對重重困難,建設團隊積極尋求創新解決方案,采用膺架平臺快速落架及鋼模分段落模滑移施工技術,在原有鋼模板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巧妙的改進。縱向增設兩根行走軌,采用普通工字鋼,為模板的移動提供了穩定的軌道。
模板支架增加螺旋千斤頂,如同給模板安裝了一個可調節的“升降機”,能夠精確控制模板的高度。支架橫梁放在滑移小車上,小車上方安裝橫向滑移小輪,底部安裝縱向滑移小輪并放在行走軌上,這種設計讓模板可以在狹小的空間內靈活移動,就像在狹窄的通道里靈活穿梭的車輛。
采用螺旋千斤頂將側模豎向落下后,通過滑移小車人工將模板推移至下一孔梁側模位置處,這一創新舉措成功解決了狹小空間內大型設備無法安拆模板的困難,讓施工得以順利進行,運用此工藝可由正常的15天/孔工期縮減至平均7天/孔,每孔梁較普通鋼模縮短工期8天,不僅節約機械及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還大大增強了施工的安全性。
一系列創新技術為類似復雜城區環境下的橋梁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可復用的技術范式。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類似的施工難題可能會頻繁出現,珠江四線特大橋的施工經驗將為其他項目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廣湛高鐵起于廣州站,終至湛江北站,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12座車站,是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基礎設施涉鐵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首條貫通粵西沿海城市群的高速鐵路,廣州至湛江的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1.5小時左右,對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的星辰大海與中流砥柱2020-07-15
- 世界首座300米級低熱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壩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2020-06-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北京市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合格率為97.5%2020-08-26
- 速度與激情!現場直擊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2020-10-21
- 2020年中國混凝土展聚焦四大產業呈現六大亮點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