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智能建造新質生產力 助力三晉大地建筑業蝶變升級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山西省將發展智能建造作為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政府引導+協會搭臺+高校支撐+企業實踐”的“四加”模式,對標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優秀經驗,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山西省情的智能建造發展新路。
出臺系列激勵政策
長期以來,山西省建筑業面臨著技術創新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問題,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圍繞智能建造是什么、怎么做等問題,2021年5月,山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十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勾畫五年目標,布局產業體系,拉開智能建造山西實踐序幕。幾年來,以山西建投為代表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智能建造生產車間在8個設區市落成投產,產業布局初步完成。
今年7月30日,出臺《關于培育建筑業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4方面13條“真金白銀”的政策鼓勵企業創新,加快形成可感知、可推廣的智能建造成果。例如,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平臺,對正式獲批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每年給予1000萬元經費支持;積極鼓勵智能建造科技成果轉化,對省內試點高校的智能建造研發科技成果,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對建筑企業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在省內轉化、產業化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實際支付額給予5%的資金補助;加快培育優質企業,支持建設工程企業入選高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庫,在重大創新項目、創新平臺建設、高端人才引進培育等方面給予“一攬子”政策支持;打造高素質智能建造人才隊伍,支持省內外高等院校專家學者服務建設工程企業,鼓勵大型建筑企業開展智能建造專業培訓和技能競賽,為各省推動智能建造發展提供“山西樣板”。
善用三支骨干力量
智能建造發展離不開高??蒲辛α康挠辛χ?。山西省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探索企校攻堅科研新模式,按照項目經理征集、企業總工評選、高校集中參與的程序,聚焦行業普遍關注的關鍵共性問題,部署開展一系列科技研發工作。目前已從征集到的50余項課題中,篩選出建筑構件數字化檢測平臺設備開發、傳統建筑大木結構數字模型構件標注等多項核心課題。
創新科技成果離不開科技帶頭企業。山西依托駐晉央企中鐵十二局集團建安公司在雄安、浙江等地開展智能建造的一手經驗,在太原·晉創谷組織百人百企觀摩團,身臨其境感受智能建造設備、應用場景帶給項目的效率提升;開展智能噴涂機器人與人工噴涂比賽,通過比效率、比質量、比成本,算大賬,讓施工企業更愿意使用機器人,也推動機器人生產企業推出更高效、更智能的機器人產品。
智能建造需要一支專業的宣傳培訓團隊。借助“山西建設大講堂”的行業影響力,以“智能建造與新質生產力”開啟專題講座,邀請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和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領導,圍繞智能建造與新質生產力進行授課和經驗分享,共同為山西智能建造應用發展出謀劃策,進一步推動建筑業轉型高質量發展。
探索多樣應用場景
場景應用是智能建造體系建設的“練兵場”。聚焦如何構建“設計室、施工場、生產線、檢測臺”等小場景互動,山西省依托大型骨干企業每月一次小調研、每季一次分析會、每年一個大課題,通過項目推薦、企業評選、高校院所推送,總結出BIM技術、數字管理技術、智能設備裝備、信息技術大場景、智能檢測監測技術5大類18項33種智能建造產品和應用,指導項目、企業先行先試,通過以點帶面、為下一步小場景互聯和系統集成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開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相關研究,歷時兩年時間,構建起一套“行業高質量發展多場景應用評價模型”,將規模、效益、創新、綠色等25項高質量發展典型指標納入評價體系,為城市、企業等多種主體轉型成效評估提供了重要參考。接下來,山西省將繼續圍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開展相關應用研究,實現物聯網、數據流的大場景聯動。
下一步,山西省將落實“強化科技賦能,推廣新型建造方式,像造好汽車一樣造出‘好房子’”的要求,繼續強化產教融合,引導企業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速推動智能建造發展應用,積極探索智能建造應用場景的互聯互通,推動建筑企業向“新”而行,向“智”發展,為三晉大地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勢。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上海建工建設首批智能建造與工業化試點項目2021-07-22
- 實現智能建造項目100個!山東青島開展推動智能建造三年行動2021-10-11
- 丁烈云院士:全面提升創新能力是中國建造高質量發展重要保障2022-02-17
- 培育智能建造新業態新模式2022-02-28
- 智能建造引領建筑業轉型升級2022-03-01
- 住建部公布自主創新裝配式建筑數字化設計軟件經驗做法2022-03-21